访问量:发布时间:2025-07-03
民营勘察设计企业
发展形势分析及展望
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民营企业分会
2024年,“裁员”和“降薪”成为微信朋友圈的热词,“没前途”“劝退”“毕业即失业”成为社会对行业的刻板印象,“揽活难”“结算难”“回款难”“盈利难”“维权难”成为常态,勘察设计企业尤其是民营勘察设计企业,在煎熬中前行。2024年9月后,一系列密集出台的刺激政策仿佛一场久旱逢甘霖的“及时雨”,让行业企业在混沌的剧变中看到曙光。
2024年,中国勘察设计协会民营企业分会由相关副会长单位牵头组织,相继前往河南、广东、陕西、湖北、湖南、新疆等地调研,在与不同勘察设计企业的对话和思想碰撞中,思考、探寻行业未来的趋势格局。调研中,大家一致认为:行业不会消亡,洗牌后必定会走向成熟,存量依旧是金矿。
行业不会消亡。短期虽然悲观,但长期无需悲观,只要追求美好生活的信念在,建筑业的大市场就在。房子从“有没有”到“好不好”,“好房子”将是一个新产业、新赛道;“双碳”目标下的绿色基础设施,在发展更集约、更环保和更可持续的建筑、交通、能源和能源系统上大有可为;基础设施领域“感知提质”、设施装备领域“智慧高效”、服务领域“互联便捷”、行业治理领域“在线协同”推动行业数智化转型……设计行业不会消亡,只会随着社会进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不断蜕变、革新。
洗牌后必定走向成熟。当前,勘察设计企业站在历史的拐点,大开发、大基建时代落幕,行业已经从机会遍地、自由竞争的红利期步入增量萎缩、高度内卷的超竞争期,供需失衡必将倒逼行业洗牌,“想尽办法先活着”成为超竞争期企业不二的生存法则。产能不断出清,企业加速淘汰,单打独斗几乎难以为继,但同时又受地域性和技术服务性特征制约,适应存量市场生存法则的企业将更可能会以生态集群的方式共存,行业最终将迈入供需重构、生态发展的成熟期。从机会遍地、自由竞争,到增量萎缩、高度“内卷”,再到供需重构、生态发展,从高速成长走向稳态成熟,行业正以适应城镇化发展规律的逻辑演变。在行业成熟期,市场竞争进入到生态与生态之间竞争的新时期,历经洗牌存活下来的企业需找到各自的“生态位”,少数构建生态,多数融入生态,有远见的企业应当及时意识并主动适应生态发展模式的新变化。
存量依旧是金矿。我国现存约650亿平方米既有建筑,巨大的存量使维保和城市更新成为刚性需求,“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理念推动城市更新运营时代到来。城市更新于2021年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从2021年到2023年,全国累计实施15.4万个城市更新项目,累计总投资13.7万亿元。2024年起,中央财政支持15个城市率先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后续也会根据上述15座城市试点情况逐步向更多城市推广。存量价值充分化带来包括全过程、全生命周期需求新业态以及融合化趋势下的新型城乡建设业务,新技术也带来了绿色、智慧新基建等新增量业务。总之,绿色低碳、数字中国、城乡协同、产业升级为行业提供长久的发展空间,存量不等于停滞、不等于消亡,是另一座金矿。存量更新、升级换代、城市运营会有市场规模和需求的变化,需求不再以设计企业所熟悉的专业逻辑呈现,综合化、集成化能力成为勘察设计企业急需塑造的新能力。
基于以上勘察设计行业发展形势分析及研判,民营勘察设计企业要认清以下问题并认真作答。唯有此,才能在高质量发展征程中行稳致远。
问题一:我们在哪
行业迈入了存量、数智与生态共融的新时代。
存量时代。需求不再以设计企业所熟悉的专业逻辑呈现,这对企业综合化、集成化能力提出新要求,全过程、全生命周期渐成主流。全生命周期趋势下是行业企业的大整合,行政化引导的整合和市场化推动的整合共进,区域型、地方型集团及跨领域、跨专业、跨体制整合涌现和兴起,在寻求聚合中共融共生。
数智时代。资源广泛连接,信息高效交互,数字基建成为投资新主力,数字经济成为发展新高地,基于数智化的新质生产力加速应用,驱动价值创造新变革。AI驱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生产作业方式变革,智能化辅助、智能化替代势在必行,有力促进增效、降本,人才生态面临重构;组织的数字化转型由可选变成必选,推动组织文化与治理、战略与商业模式、体制与机制的变革乃至重塑。
生态时代。行业不大可能以头部集中或寡头垄断的方式集中,行业终将迈入供需重构、生态发展的成熟期。开放与合作成为新常态,产业协同、资源整合、业务融合,成为企业生存发展的主动选择。
问题二:我们需要什么
勘察设计企业需要什么样的能力,才能更好地生存发展下去?我们认为,资源整合能力和持续创新能力是企业在存量、数智、生态时代必备的能力。资源整合能力是勘察设计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持续创新能力是勘察设计企业突破存量做增量的主动力。创新也是新质生产力的特征。
资源整合能力是有效整合利用内外部资源,为客户提供优质、高效、全面服务的能力,主要体现在资源运营能力与资源转化能力两个方面,前者集中体现为企业的经营与管理(即“拉项目”)能力;后者集中体现为产品与服务的产出和提供(即“做项目”)能力。持续创新能力是指企业持续推出新的技术、产品、服务、模式等,为客户创造新的价值和体验的能力,包括系统创新能力和节点创新能力两方面,前者注重对全局性、系统性的规划和协调,追求整体竞争力的增强;后者侧重于关键节点的持续创新和优化,提升产品和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问题三:我们怎么做
目前,勘察设计企业大体可以分为综合型、专业型和区域型,不同类型的企业发展特征及面临的问题各不相同,企业可以基于自身资源和优势延展出不同的能力组合。
综合型设计院发展“资源整合能力+持续创新能力”。综合型设计院走平台化、生态化资源整合型道路,链接更多的产业生态资源,以生态共赢的逻辑将各方优势资源串联在系统最优的价值链体系中,从而提升企业的服务能力、价值创造能力。系统创新能力将决定综合型设计院能做多大、走多远,需要企业在技术、业务和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创新和改进,还需要建立一种能够敏锐洞察外部环境变化并及时作出响应的组织机制,将变革转化为机会。
专业型设计院要充分发挥节点创新能力,专注于细分领域,靶向发力,将细分市场做深做透,形成自身的“独门绝技”,建立自己的竞争优势与话语权,走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之路。做好产品,深化产品思维,持续挖掘和满足用户的真实需求,专注、聚焦于提升为用户创造价值的能力;保持对时代趋势的敏锐洞察,进行前瞻性研究和探索,鼓励内部创新,持续进行产品迭代和优化,在某一产品点或某类产品上打造独特的品牌、提升知名度;做好服务,精准把握客户需求和项目要点,提供专业、精到的设计咨询或工程总承包项目管理服务,打造特色化的服务体验。
区域型设计院构建“本地化资源运营能力+资源转化能力”。一是区域内做综合,在特定区域内把各类业务“做多、做透、做全”。企业充分发挥地脉优势和本地化生产服务优势,尽可能多地集聚区域业务资源,自己能做的自己做,自己做不了的合作做。同时,加强与外部资源的链接,以合作为新的发展模式,走出去合作,引进来资源;二是深耕区域做服务。企业充分运用属地化人脉地脉资源,通过高质量、现场化的项目服务,在特定区域建立市场优势。
在存量、数智、生态的新时代,各类设计院需以适合自身的方式构建起新的生存发展能力,各类企业也要以开放的心态、积极的姿态参与生态共建,通过链接、合作、共生去突破和解决自身资源边界和能力要素短缺的问题,通过不断衍生关联,配置资源去满足新需求、新场景、新价值创造。
文章来源:中国勘察设计杂志
Copyright © 2015-2025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南礼士路二条2号院2号楼102室
网址:http://bp.bjkcsj.com 京ICP备14017916号
QQ:2111288477 电子邮箱:peixun_office@163.com
咨询电话:010-68018407 010-68051458 010-68016694
技术支持:北京理正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010-68002688-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