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行业动态 >> 行业新闻 >> 正文

专家解读 | 阳建强:以人民为中心 大力实施城市更新

访问量:发布时间:2025-11-04


 

 

 

 

 

阳建强:以人民为中心 

大力实施城市更新 

 

 

作者阳建强,系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更新分会主任委员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坚持城市内涵式发展,大力实施城市更新,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明确了“十五五”时期对进一步推进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战略部署和行动纲领,为未来五年乃至更长一段时间的工作开展指明了方向,意义重大。 

 

从历史方位来看。2020年,《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明确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2021年,将“城市更新”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2022年,党的二十大再次强调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重要性,指出加快转变超大特大城市发展方式,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2024年,《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建立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和政策法规。这充分体现了党对城市更新工作的高度重视。刚刚公布的《建议》提出“大力实施城市更新”,是“十四五”以来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延续和进一步深度推进,同时也是基于把城市更新作为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重要抓手并将其摆在更加突出和更加重要的位置作出的重大举措。 

 

从目标任务来看。较之上一个五年规划,《建议》立足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进一步加大了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和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的力度,更加突出以人民为中心和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化人民城市的目标路径更加清晰、明确和系统。城市是一个以人为主体、以自然环境为依托、以经济活动为基础、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及社会联系极为紧密的鲜活的生命有机体。如何更好地让城市成为关心人、陶冶人的幸福家园,让人民生活更加美好,让城市更加具有创新活力,始终是21世纪全球城市发展的重要使命和伟大任务。过去很长一段时间,我国城市发展注重单一的经济效益,缺乏对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深入了解,缺少对城市发展内在活力和动力机制的精准把握。在新的征程上,需要立足“人民城市”的核心价值观,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的外延扩张式发展方式,按照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这一宏伟目标,坚持以群众最关心的问题为导向,面向经济社会发展和未来科技革命创新,从多个层次和多维角度深化城市更新的内涵、加大城市更新的力度,以不断优化城市功能结构,实现城市动能转换,增强城市创新能力,完善城市人居环境,提升城市生活空间品质,促进人类文明进步和社会全面发展。 

文章来源:中国建设报